公司致力于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旗下部分机房已获ISO 50001认证。此外,公司亦设立了以下目标:1)2030年或以前达到100%绿色电力使用;2)探索可再生能源采购使用方式。自2021年起,公司光伏发电项目、储能项目逐步落地实施。截至2023年6月,博浩广州、涿州和成都光伏发电项目均已投入运营。同时,公司已完成两期储能项目建设规划,预计到2025年实现储能项目累计投产容量770MW,年可发电量达89,000万KWh,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95,000吨。此外,公司对全体员工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和和技术培训,鼓励员工、供应商、客户和用户在日常业务活动中贯彻落实节能减碳。
为提升公司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公司致力于管理因气候变化而衍生的风险及机遇,并参照全球最佳实践制定相关措施。为适应气候相关风险对公司造成的影响,目前公司已将气候变化实体风险纳入全面ESG风险管理体系,定期识别、评估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与机遇,以及气候变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并确保制定程序和措施以预防或尽量减低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害,妥善利用可能出现的机遇。在规划新项目及设施的选址布局和设计时,将气候变化列入考虑因素之内。此外,公司会定期就其气候风险与机遇的评估情况进行监控及汇报。公司将逐步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将急性实体风险(如温带气旋,山洪,冰雹,洪水,风暴潮,热带气旋等风险)和慢性实体风险(如干旱,火灾,降水,年平均气温上升,历史最高最低气温,海平面上升等风险)纳入公司风险管理程序和业务持续运营计划之内;确保得到相关的信息和资源,使公司可以就气候变化对员工和业务运营的影响进行监察和定期检讨;支持以协调一致的方式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社会问题的公共政策和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迈向低碳转型,公司已切身感受到气候变化转型风险会对公司带来的潜在财务影响。公司已依托自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定期对转型风险(如国家和地方气候变化政策、监管要求、技术创新趋势、市场情绪、消费者偏好改变情况等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监控,确保妥善管理潜在的转型风险。
此外,公司将逐步应建立系统的程序,结合情景分析来评估转型风险对公司业务及财务产生的重大影响,并针对在选址、设计、建设、运营阶段可能存在的气候相关转型风险制定应对措施。
公司致力于严格控制任何可能存在的光污染,对全体员工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和和技术培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公司致力于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定期进行厂界环境噪声监测,对全体员工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和和技术培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公司妥善落实危化品使用与储存安全管理程序,按照合规要求妥善处理危险废弃物,并落实相关消防措施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公司对全体员工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和和技术培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公司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有毒有害的废气和粉尘,对于需排放的废气,不得超过规定标准排放,并定期监测废气排放情况。公司对全体员工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和和技术培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公司认为循环经济对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司将致力于通过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在合规存储与处置废弃物的基础上实现对废弃物的精细化管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具体而言,公司将优化所有业务运营中的物料使用效率,以实现源头减废。公司将废弃物管理的优先级定义为:1)避免及减少废弃物产生;2 )再利用;3 )回收;4 )处理及弃置。通过从废弃物产生、分类、储存、运输以至最终处置的全流程管控来实现精细化管理。此外,公司亦将与员工、客户、供应商、承包商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探讨减废可能。
公司深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已是公认的事实。为履行公司社会责任,减缓因公司运营造成的潜在气候相关风险,保护公司供应链、业务、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我们支持《巴黎协议》的目标,务求减少碳排放并建立气候变化韧性。公司自2021年起,已至少每季度对范围1、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并设立了2030年或以前实现范围1、范围2排放碳中和2040年或以前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此外,公司计划于2023年或以前加入RE100,目前正着手准备相关工作。
为了减缓气候相关风险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公司持续探索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与可再生能源生产、采购及使用方式;采纳业界最佳实践以提高公司业务的能源效率;鼓励员工、供应商和客户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尽量减少碳排放;在采购过程中纳入气候变化的考虑因素,并鼓励使用低碳或零碳及高能效的设备和物资。此外,公司承诺至少每年就实现碳减排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提高项目可带来最大程度的正面影响和透明度。
公司认为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也可能成为我们业务未来面对的最大风险之一。公司相信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迫在眉睫,为此,公司设置了雄心勃勃的净零目标,并通过逐步制定可落地的气候计划及对目标进度的定期监控,确保我们2030年范围1、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可以较2021年减少97%,并在2040年达至我们范围1、范围2排放的净零目标。
公司认为水是珍贵的自然资源,与公司运营场所所在的社区、生态系统及经济体息息相关。公司承诺致力于水资源管理,节水减排。具体而言,公司将致力于实现以下的原则,同时也将兼顾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业务、能力、资源分配,以及可应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和相关的公共政策等因素:
*遵守有关取水及排水所适用的法律与合规要求;
*参照UN SDGs等国际标准及倡议,将全球最佳实践融入直接业务运营及价值链中;
*评估及管理水资源风险,并于直接业务运营及价值链中寻找机遇;
*支持节水技术升级,提升工序用水效益,以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与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展开节水减排方面的合作。
公司应对土壤污染情况进行了解,对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危险源进行识别、监测与治理(如有)。公司对全体员工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和和技术培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公司认为循环经济对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司推行绿色采购及负责任采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循环经济,减少碳排放,同时关注供应链上游企业的ESG绩效表现。此外,公司将致力于通过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在合规存储与处置废弃物的基础上实现对废弃物的精细化管理,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公司及时了解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及相关政策要求的变化,并定期监测运营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产生的影响,实施有效缓解措施(如有相关影响)。
公司重视建筑节能减碳, 致力于在总部及各项目资产层面推动 “绿色建筑”标准及体系的践行,积极关注国际绿色建筑认证体系(如LEED, WELL, EDGE, BEAM Plus, BREEAM等)。